中庸之“道”不能译成“道所生的办法”

【原文】《中庸》:“在下位不获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。获乎上有道,不信乎朋友,不获乎上矣。信乎朋友有道,不顺乎亲,不信乎朋友矣。顺乎亲有道,反诸身不诚,不顺乎亲矣。诚身有道,不明乎善,不诚乎身矣。”

007c2780-b63d-47ef-9668-dbd2e577775e.jpg

【正解】

处在下位不能得到上级信任,就没法治理好民众。要想得到上级信任,有道可循:能取信于友;不能取信于友即信义不足,就不能得到上级信任。要想取信于友,有道可循:能敬顺于亲;不能敬顺于亲即孝悌不足,就不能取信于友。要想敬顺于亲,有道可循:自己能诚敬;反观自己不诚敬,就不能敬顺于亲。要想让自己诚敬,有道可循:能明善之理;不明善的道理,就不能使自己诚敬。

【解说】

此处有个严峻的问题:一般人都把“道”翻译成“办法”。这是原则性的错误。翻译成“办法”,就无道了。所以作为本源的道,一定不能翻译成道所生的办法、道理之类,就像爹就是爹,不能翻译成儿或孙一样。这是道文化的原则问题,否则就不成为道文化,而走向了术文化。 

——《十伦探秘》之“交友是处世的重要迈步” 


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收集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!

本文链接:http://fengshuijue.com/renshengjiemi/16.html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